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新型攀比”在校园内悄然兴起。从运动鞋、文具、发饰到现下流行的游戏装备、电话手表、盲盒咕卡……同学间的“较量”不断升级,不免令大家陷入了“攀比”的怪圈。同学们,你身边有没有爱攀比的人?你是否有过攀比的经历?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及行为,爸妈们也有话想要表达。一起来聆听亲子间的声音吧!
少年说:
章紫琳 四年级
课间,常会听到有同学说:“你的衣服太普通了,看我的这件是名牌的。”“我的这支钢笔是进口的,我妈妈特意从国外带回来的,要好几百块了。”除此之外,班里的女生还会比较头上戴的闪亮发饰、书包上好看的咕卡、功能多样的电话手表、联欢会上穿的漂亮裙子……如果你没有这些很容易被人瞧不起,更无法交到朋友。
于一航 五年级
一次,爸爸开车来接我放学。等红灯时,同学佳明坐在他妈妈的电动车上与我打招呼,我假装听不见。爸爸问道:“同学跟你打招呼,你怎么不回应人家?”我说:“他妈妈总是骑电动车来接他,跟我们不一样。”爸爸严厉地批评我说:“汽车、电动车只是不同家庭选用的不同的交通工具而已。同学与你打招呼是懂规矩、讲礼貌,你回应他们也是最基本的尊重和礼仪。”
樊佳琪 五年级
朋友邀请我到她家玩,她的房间有一个很漂亮的盲盒玩偶展示柜,一靠近,它还会自动亮灯,这不免令我心生羡慕。回家后,妈妈发现了我的闷闷不乐,问道:“琪琪,你怎么了?”我说:“涵涵家的玩偶展示柜很漂亮,我也很想要。”“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想给玩偶找个家,对吗?假期我们一起亲自动手,为它们设计个家吧!”妈妈既满足了我的小小“虚荣心”,又让我感受到了DIY的乐趣。
李泽承 六年级
同学间流行起了集奥特曼卡的风潮。拥有稀缺款的同学常和大家炫耀,也备受瞩目。爸爸觉得集卡会影响学习,不允许我买。可我觉得拥有了它们便能融入大家,还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我便用每天买早饭的钱去买了卡片,时间久了,经常不吃早饭的我时不时会感到胃痛。当我拥有了一套卡片后,班里又有同学拿出了更好看的卡册、更高级的卡,而我并没有收获自己预想中的快乐和关注。这件事让我觉得心累,因为总要瞒着爸妈,偷偷藏卡。
张嘉卉 八年级
假期过后,很多同学都会聊起父母带他们去哪里旅游。每当说起哪里的风景好、哪里的美食不错、哪里更好玩时,我都插不上话,感觉自己不合群,父母从未带我出去旅游过。回家后,我与爸妈提及此事,他们说:“咱家不比别人家的条件,上学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了,不要跟他们比这些。”
家长说:
陈芊晓妈妈 家有三年级女孩
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总想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拥有。比较,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只会助长孩子“不切实际”的攀比心。你一时咬牙满足了孩子的“过分”要求,让孩子产生了攀比心理。当他们的要求超出你的承受范围时,负面影响将无法预估。
赵瑾禾妈妈 家有五年级女孩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邀孩子一起做家务,不同的家务类型积攒不同的积分,给她换作零用钱。当她想买喜欢的东西时,我们要求她用自己的零花钱来买,引导她慢慢建立起金钱观。我和她爸爸都不崇尚名牌,但会追求东西的品质。平时,买东西也会告诉孩子,选择这个品牌的东西,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因为适合和质量。
江奕辉妈妈 家有六年级男孩
一次,孩子提及奶奶总讲他的成绩不如表弟。他打算待成绩超过表弟后再去奶奶家,这样自己就有面子了。我对他讲:“你有想努力的心是好的,不过读书、学习不是赌气的事。学习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比你强’的念头容易令你陷入痛苦的循环。做好自己、突破自己,相较于攀比更重要。”生活中,教给孩子正确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是门更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