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汤汤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童话作家
你好,树洞。犹豫了很久的我,还是来了。先自我介绍一下吧,一个执着于文学和写作的北京女孩,文学对我来说就是生命的棱镜,折射出多元的生活。它是破开心上厚厚冰层的斧,是骨子里向往的远方,缀满了爱的彩色泡泡。我坚信文学是这样重要,于是我开始烦恼了。
第一,来自它本身。我向来相信文如其人,然而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时,我崩溃了。推崇文字的至纯至美应该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可是,他们为什么明明有背叛、有荒谬,却依旧能用那些美的文字来骗人呢?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啊。
第二,从初一就开始写作的我,已经有了六十万字左右的积累,可我发现,无论怎样努力,总是有比我写得更好的同龄人,他们耀眼、自信,而我却平凡、沉默。我不嫉妒,我只是不甘。
我渴望获得认可。为了参加一个向往的作文比赛,在一篇哭着写完的文章中,我几乎将全部的自己都倾注其中,却没能进入复赛。“北京市进入复赛的只有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的想法已经纠缠了我太久,在路灯下看到来接我的父亲,我终究还是哭了。我可能再也无法在18岁之前得到那个奖了,无法撕碎打印格式不对的文稿笑着说“再来一次”。
灯火小阑珊
灯火小阑珊:
读着你的信,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我也和你一样,曾有过许多困惑,孤独、失望、迷茫、期待、愤懑……你求学在北京,我求学在浙江的一个小县城,我们相隔那么遥远,而青春汹涌的感情却能跨越时空。
我们最相似的地方,就是热爱文学。记得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作品有时会被张贴在橱窗里,每次路过那里就好快乐。我不否认,这快乐里藏着一种被他人看见和认可的虚荣,而这种由虚荣带来的快乐其实很容易被打破:你总是会看见人家比自己写得好,想暗暗地超过他们,但总也超不过,比如悄悄地投稿了、参赛了,却收不到消息……我经历过你的失落和不甘,后来我明白了,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但比我们有天赋,而且比我们努力,无论你再怎么拼命,也总有人在你前面。所以重要的不是得奖——说真的,得奖这件事情,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得奖了,不说明你写得比别人好,不得奖,也不说明你写得不够好。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心喜欢,胸膛里是否有对文学无法阻挡的热爱。
真正的热爱,不会因为外界是否给予认可和肯定而改变。请相信,只要是出自真心的喜欢、发自内心的期待,通过努力,生命里自然藏着这份属于你的礼物。不要着急,18岁没有得奖,还有28岁、38岁、48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不能掌控,我们只能做好自己能掌控的这一部分——就是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尽量绽放最大的光彩。
至于你提到的震惊和困惑,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触。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那么杰出,可他们的为人处世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难道“文如其人”是骗人的?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这诗句多么旷达潇洒,多么超脱傲气,多么不把权贵和地位放在眼里,可是现实中的李白为了被上层社会赏识,也曾写过逢迎奉承的文字,为了名利做出过让人遗憾的选择。难道我们就不读李白的诗了吗?
我们要尝试着理解人性的复杂。人有很多面,就像多棱镜折射不同的光,人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有阳光美好的一面,阳光之下,都有阴影。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些伟大艺术家的人格里魔鬼和天使同在。而更多的平常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我们自己也一样,不是吗?我们要学会理解人性的弱点和复杂,自私、贪婪、虚伪、怯懦等是人类很难克服的弱点,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和它们做斗争。人品和作品一样出色的作家,我们自然尊敬。那么如何面对那些人品和作品不一致的作家呢?他们的人品好,就欣赏他们的为人;他们的作品好,就欣赏他们的作品。学会和他们优秀的那一面打交道,从而让自己更好,是一种包容、一种智慧。不能因为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轻易地否定整个人,这容易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都变得狭隘哦。
“人不如其文”的作家是在欺骗读者吗?不是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虽然他们在现实生活里做得不够好甚至糟糕,但是他们的心里始终对美好和纯粹的事物有向往,对更优美和高贵的精神有渴望,他们在文字里升华了自己的心灵。而他们的文字和作品的确能引领着读者走进更开阔和美丽的精神世界,让读者享受到文字、故事、情感和思考的魅力,从而抵达人类精神的某个高度。所以我们就放心地去阅读和享受那些优秀的作品吧!只要它们能涤荡、震撼、温暖、柔软、惊喜你的灵魂。
灯火小阑珊,从来信中能感受到你有个性、有梦想、有才华、有思考能力,朝着自己的热爱和梦想快乐前行吧,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