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史宁
桥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知道吗?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桥梁和古代的桥梁,除了外观、材质和体量有所不同,供人们通达四方的功能完全一致。你想知道古代桥梁蕴含哪些奇妙的故事吗?
一棵树倒了,竟然成了最早的桥?
桥梁从出现到发展,经历了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两个阶段。
世界上最早的桥梁应该是在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由于地质作用的影响,在自然界产生了许多天然桥梁,比如小河边倾倒的树干。
随着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地域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想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他们从天然桥梁得到启发,设计出了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说:“人类从自然界天生的桥梁得到启发,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以解决行的问题。”
从自然桥到人工桥,过程相当漫长。有句俗语说“摸着石头过河”,古人发明人工桥也是这样,当他们面对横亘在眼前的一条河时,很可能首先发现河水中有几块凸出水面的大石头,他们脚踩着这些石头过了河,然后,又找来更多石头放在水中,形成一个个石磴。还有人砍倒大树,把一截树桩搭在沟坎的上方,形成一座最简易的独木桥。这些都是最初的人工桥。通过考古探测我们发现,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中有最原始的人工桥遗迹,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桥了。而在《诗经·大明》中也曾有记载:周文王为迎娶妻子而“造舟为梁”。
藤蔓也能做桥梁?
古代人称凌空跨沟的横木为“桥”,水上过道的木制建筑为“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它们统称为“桥梁”。
最早出现的人工桥有木桥、石桥、藤桥和竹桥。
藤桥、竹桥一般跨度小,断面偏大,还不够结实。木桥、竹桥和藤桥材料都易腐烂,很少能经受长时期的风雨剥蚀。所以,能够保留至今的古代桥梁多为石桥。按结构和造型分,桥梁又可分为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四大类。
梁桥也叫平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史上最早出现的桥,也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桥。梁桥的“梁”字可以理解为一根笔直的木梁,在跨度比较大的河流中,会先建桥墩以承托桥面。梁桥的特点是桥面平坦,距离水面很近,所以桥下空间有限,一般不易通过船只。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拱桥应运而生。
拱桥的拱是弧形,建造技艺比梁桥复杂,但发展迅速且富有生命力。拱桥出现的时间史籍上记载并不明确,不过在东汉的画像砖上已经有了拱桥图案。建拱桥的材料有木、石和砖三种,最常见的是石拱桥。北京颐和园里的玉带桥、十七孔桥和河北赵县的赵州桥都是石拱桥。
不仅实用,还很美
桥不仅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大部分桥梁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建于金代、横跨京西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拱桥,其桥身两侧的石狮雕刻历来为人称道。这些石狮造型各异,在统一的坐姿下每一只石狮都有微小差别,许多大狮身上还有姿态多变的小狮子,体现出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是一座风韵独具的廊桥,桥墩上建有 5座桥亭和 19 间桥廊,既可通行又能躲避风雨,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巍峨的水上宫殿。这些美丽的桥梁
是我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了兼具自然与人工之美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