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孔子,原来也是“孤勇者”
文化时空 > 正文

孔子,原来也是“孤勇者”

来源:《光明少年》杂志2022年9月刊2023-07-19 19:23

  作者:大梁如姬

  一首《孤勇者》,触及了少年们的内心。何为孤勇?用孔子的话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用孟子的话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孤勇者的信念。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完全就是在致敬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孔子是怎么“当上”孤勇者的呢?孔子生活在鲁国,到50岁左右,因为才华高、名气大被鲁国贵族聘任为大官。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孔子看到鲁国的很多弊端,就见缝插针地把弟子们都安排进了朝廷的各个部门,着手改革国政。本来,孔子凭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但孔子在政坛上的根基并不深,鲁国几个把持朝政的大贵族发现自己被针对后,就对孔子施加了冷暴力,再加上各种外力的阻挠,他提的所有意见,都没人搭理了。孔子知道在鲁国混不下去了,于是有了世界那么大,他要去看看的想法。

  当然,也不只是看看,他还想给它们修理一下,改造一番。

  孔子的时代,权力的蛋糕被贵族阶层瓜分得差不多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已经崩坏,像一川湍急的浑水。而那些贵族还在忙着从穷人那里搜刮更多资源,充实自家的利益,完全没有礼义和仁爱之心。没人在乎别人吃不吃得饱,会不会挨冻,也没人关心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整个世界看起来糟糕极了。孔子觉得,这个世道病了,而他想当治疗的医生。可是,他在鲁国开出的处方被强行撕了,此路不通,他只好调转方向,打算去别的王国试试看。

  兜兜转转走了好多地方,可时代的车轮陷到这儿,整个大环境都和鲁国差不多,并没有哪个大王相信孔子手里真的握了一张治世的良方。所以,孔子以60多岁的高龄,常年奔波在路上。他带着一群信徒,一会儿被困在卫国的内斗里,一会儿在陈蔡一带被人围堵,一会儿被宋国人恐吓驱赶,好不容易跑到了郑国,又跟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站在东门口,满是孤独、疲惫。这副形象,还被郑国一个嘴损的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犬”。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被一个看门人问:“你打哪儿来啊?”子路说:“从孔子那儿来。”这人想了想,孔子我听说过呀:“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吗?”明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算是给了孔子一个精准的评价。子路把路人的点评告诉了老师,孔子听了笑着说:“如果世道好,我们也可以坐在家里吃肉喝酒吹吹风;正是因为世道不好,一路都是荆棘和险阻,才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出来改变它。”自此以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算是成了孔子的标签,这样一个勇敢的逆行者,才是真正的孤勇者。他穿梭在暗巷里,不向任何困难妥协,即使在陈蔡一带绝粮了七天,面对身体巨大的饥饿感和濒死的威胁,他与绝望对峙的办法,仍是以优雅的姿态,一边弹奏乐曲,一边向弟子们讲述“君子固穷”的道理。“谁说满身污泥的不是英雄”呢?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成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成了刻入中国人DNA里的文化符号。

  虽然孔子也很推崇勇敢,但为了因材施教,孔子对勇敢的品质还是提了很多附加条件。徒弟子路是个武功高强的勇士,他天不怕地不怕,凭着一身武艺,徒手都敢跟老虎打架,孔子担心他最终走上逞勇斗狠的邪路,决定敲打敲打他。所以,子路问君子是否崇尚勇敢时,孔子回答说:“君子觉得懂得义比光有勇力好。一个权力大的人如果只有勇敢而不讲义,他就会作乱;一个普通人如果只有勇敢而没有义,他就容易变成盗贼。”孔子还经常说,只勇敢不懂礼就容易闯祸,只好勇敢不好学的人,就容易乱来。为了纠正子路的狂勇,孔子可算操碎了心。毕竟,勇敢的人都不怕死,但人一定要惜命,死也要分有没有价值,是不是为了道义而死,不能轻易为小事丢了性命。

[ 责编:贾佳宁 ]
阅读剩余全文(


新闻纵览

more>

视频出镜

more>

校园生活

more>

少年讲述

more>
    • 用热爱谱写成长乐章

      对我来说,音乐和生命一样重要,它是我情感的出口,情绪的表达;也会给别人带来灵感、希望或者安慰。成长有无限可能,会经受很多挫折与挑战,我将用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抗成长的迷茫,谱写明丽绚烂的青春乐章。

    • “小训导员”与警犬的反差萌

      一人一狗向树下跑去,“上——”收到女孩的指令,“坦克”准确无误地咬住挂在树上的轮胎。这是9岁女孩宋子瑜的训犬日常。

    • 旋律,带来妙不可言的乐趣

      我是来自西安高新东区小学的杨珂然。我相信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使人终生受益。多年来,我坚持学习机器人和图形编程,积极参与校内航模和3D打印俱乐部与篮球校队的多项活动,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