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少年》杂志社中小学“特色社团在校园”展示活动开始啦!在这里,我们分享社团的特色案例,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看见师生的成长故事。这一次,一同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第二小学“育贤”劳动社团。
社团小档案
社团名称:“育贤”劳动社团
推荐理由:萧山区义桥镇第二小学结合地域特色文化,提出“读圣贤之书,做贤达之人”的办学理念,将劳动教育纳入“贤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之中,从教材、场地、课时、师资这四要素综合布局,打造专注劳育的特色社团。
萧山区义桥镇第二小学在劳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发了《园艺种植》校本劳动课程,分“入门”与“提升”两个层次,设置了“从基础学起”“扩繁植物”等12个学习主题,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播种、施肥、繁殖、支撑等劳动内容。同时,学校分期建设了两个种植基地,将基地打造成“低碳循环”的“实践场”,如铺设“海绵”路面,制作益虫屋,安装太阳能电池等,让学生在劳作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为了让学生在社团中学有所得,学校根据作物种植难易程度,开发了活动手册,并由社团成员出镜制作了40节劳作微课,所有课程均在劳动基地实地拍摄。为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在社团引入评价机制。评价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劳动素养”为核心,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将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都纳入其中,将评价结果与学校“三贤少年”综合评价制度对接,真正把“五育并举”的理念融入校本化评价体系中。
学校将社团活动有机融入德育、科技创新等工作,使社团不仅成为德育的实践课堂,还是创新教育的生动延伸。社团根据学校制定的《劳动清单》,持续开展“我的责任田”“无作业有成长”等专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社团学生可提前栽种、养护与获取清单里的农作物。学校还建设有智慧种植坊,学生可在室内体验远程养护、立体栽培、工厂化生产、鱼菜共生等现代农业技术。这些活动,都为他们的茁壮成长装上了科学创新的翅膀。
此外,学校还举行了“育贤”爱心市集活动。活动前,学生把从社团活动中学到的劳动技能设定为义卖项目。活动中,他们编织手串、制作饭团,制作红糖美食……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为有需要的伙伴送去希望,更真切感受到了劳动创造价值。
在“育贤”劳动社团这块热土上,孩子们的劳动技能正被唤醒,生活态度正被改变,综合素养正在不断提高。今后,学校也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劳动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少年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