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少年》杂志社中小学“特色社团在校园”展示活动开始啦!在这里,我们分享社团的特色案例,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看见师生的成长故事。这一次,一同走进——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高粱创意工作坊。
社团小档案
社团名称: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高粱创意工作坊
推荐理由:美学的种子已经萌芽,高粱搭起了艺术的舞台,每一次的灵光一闪,都是童年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诗经·蜀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三千年前,人们就借五谷来抒情,据考证,诗中的稷就是高粱。五谷与艺术自古就有交织,高粱更是因可塑性强,一直是民间手工扎刻常用的材料。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大多不认识高粱,那就从高粱开始。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的陈四梅老师带着美术组老师和热爱传统手工艺美术的孩子们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儿童艺术之路,成立了高粱创意工作坊,在厦门闹市区的小学校园里种出了一片高粱地,经历了高粱种植的全过程,孩子们在耕作中体会付出与成长的喜悦,或许有一天,他们会被行迈靡靡的画意所感,那是千百年来共同的乡愁基因。
艺术对于孩子,在于开拓思维,通过眼见、耳闻、手触、联想来激发灵感,把绘画与手工结合起来,让玩激发创造力,让平常的东西散发出艺术的光芒。高粱创意工作坊坊主陈四梅老师尝试用高粱代替传统水墨线条,当梅兰竹菊四君子拼贴完成,高粱开始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媒介。高粱似竹似木,轻便可塑,传统工艺手法以扎刻为主,工作坊的孩子们学会了传统的编织手法,学习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智慧,了解身边的闽南古建筑,用最简单日常的材料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美学种子在内心慢慢萌发了。社团孩子们对高粱进行剪、折、刻卷、编织、黏贴、拼合中创造美创意,让材料的局限变为无限,在点线面中培养审美的眼睛。孩子们在高粱制作过程中感悟到民俗的文化魅力,感觉统一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跟培植,专注力跟表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工作坊的孩子们玩起高粱爱不释手。他们把高粱当成玩具,男孩子玩出飞机、手枪等艺术制作的模型;女生编出花篮、草帽、头饰等漂亮的饰品。一根高粱在孩子们眼里汇演一处不同的精彩。凤凰与兰花、眼镜和皇冠、波浪鼓、水果篮、闽南红砖厝……他们把看到的画下来,用高梁再现出来。每个孩子眼里有不一样的摩天大楼。拼贴画、浮雕、立体雕塑,一件件平凡的材料创造出来的或质朴、或趣味、或巧思的作品,人生便艺术的开始了。
2018年高粱创意工作坊孩子们在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活动中,吸引了众多师生围观驻足,并荣获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2020年参加第36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2021年参加厦门市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荣获一等奖。2023年参加“闽南文化进校园”非遗作品展览,参加海峡两岸艺术展。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成长,透过小小的民俗制作,传承与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社团的孩子们走入一个更大的世界。
高粱创意工作坊的孩子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使更多的孩子乐于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的种子已经萌芽,高粱搭起了艺术的舞台,每一次的灵光一闪,都是童年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