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发现中华文明根脉
文化时空 > 正文

发现中华文明根脉

来源:《光明少年》杂志2023年11月刊2023-11-15 16:39

  作者:侯宏伟

  你是否想过,汉字也是有温度的?怎样才能触摸汉字的温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清说:“探索字源,你将感受到汉字的温度。”

  张一清曾给汉字大赛的选手们出过这样一个题目:“涕泗滂沱”这个成语中,哪个字表示眼泪,哪个字表示鼻涕?选手们的回答不尽相同。张一清讲解了“涕”和“泗”的字源后,大家才明白,原来“涕”指的是眼泪,“泗”指的是鼻涕。

  你看,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几乎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字源,都有一段神奇、有趣的故事。挖掘字的根源,了解字的内涵,被一段段故事吸引着或愉快、或悲伤、或自省、或奋发……浸润其中,自然就能感受到每个字的温度。

 

发现中华文明根脉

 

  探究汉字历史

  关于汉字的神话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仓颉造字”。

  在历史记载中,确实有仓颉这个人,他是黄帝的史官,有掌管历史、文化、文献的职能,和文字关系非常密切。《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造字这件事感动了天地,天降粮食雨,鬼在晚上哭。“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吓人,但其实是已逝的祖先在褒奖人们发明了汉字,因为他们觉得汉字能让自己不被遗忘,所以晚上喜极而泣。时至今日,在陕西民间,还有在二十四节气谷雨这一天祭祀仓颉的习俗。”张一清解释说,“人们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就是给中华文明带来了火种。这个传说也赋予了中华文化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发现存在于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让我们找到了汉字起源的“证据”。

  甲骨文是动物骨骼上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被认为是汉字的源头。

 

发现中华文明根脉

 

  这些神秘的甲骨文到底记录了什么呢?目前我们发现了大约4500多个甲骨符号,能翻译、理解的有1500多个。从这1500多个符号中,我们能窥探到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哪些习俗、传统、历史事件等。张一清多年来深耕汉字探源,他说:“未来,一旦能破译更多甲骨文,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和认识会更加清晰。可以说,正是有了文字,让中华文明有了记载;通过文字,我们可以一代一代传承厚重的中华文明。”

  发现中华文明根脉

  现在,我们对汉字早已习以为常,说话、写字,信手拈来。但是如果追溯每一个字的字源,会发现汉字的精妙令人惊叹。

  比如“才”这个字,最初描画的是草木萌发幼芽的状态。《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解释“才”:“草木之初而枝叶毕寓焉。生人之初而万善毕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蕴也。”这表明,参天大树来自小小的种子,看似柔弱的幼芽蕴含着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的万种可能。初生的婴儿尽管如嫩芽一样柔弱,但也蕴藏着获得各种才能的可能。因此,“才”指人的能力,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再看“禾”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它描画的是一种称为“粟”的谷物形状,包括根、茎、叶和上面十分突出的弯弯的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禾”的解释是“嘉谷也”,也就是“好谷子”。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表述:“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可见,古人认为谷穗下垂是因为它要向自己的根部致意,充分表现了它不忘本的特质。

  张一清年少时就对汉字充满兴趣,喜欢探究、钻研。在他看来,汉字并不是枯燥的、冷冰冰的方块字,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温度的,因为古人为汉字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含义。之所以称汉字为“中华文明的根脉”,就是因为汉字记录了历史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

  传承汉字智慧

  现在,中华文化中饱含的智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汉语、写汉字,他们期待感悟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从中华文化中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意思是说,涓涓细流,百川归海,是因为海放低了姿态。我们与人相处也是一样,虚怀若谷,才能迎来百鸟朝凤。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之一。

  在汉字中,也有一个字具有这样的含义,那就是“称”。在《尚书·周书·牧誓》中说:“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这里“称”就是“举起”的意思。我们常说要“称呼”别人,意思就是抬高别人、尊重别人。

  “古人将汉字与文化联结得如此紧密,我们只要留心,随处都能找到其踪影。”张一清是统编语文教材主要编写专家,担任多个汉字文化节目的嘉宾,也经常到校园里与孩子们交流关于汉字的问题。说到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学汉字,张一清推荐,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字源寻找文化传承的线索,是触摸汉字温度、感受汉字魅力的一种方式。比如,你的名字、所住街巷的名字都有什么含义?“碗”和“碟”、“椅”和“凳”这些表示各种日用品的字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慢慢地,你会发现,每个汉字都有鲜活的生命力!触摸到它们的温度,相信你会忍不住爱上它们!

  Q:世界上诞生过多种古文字。为什么它们中的大多数消失在了历史尘烟中,而汉字能够流传至今?

  张一清:汉字其实并不是最古老的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都比汉字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多民族融合,这些文字因为不具有普适性而不断被改造,最终演化成了拉丁文、罗马文、阿拉伯文……而中国人从古到今使用的都是汉字,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用汉字交流,以汉字书写的典籍让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息,也让汉字长盛不衰。

  Q:练习汉字书写重在什么?

  张一清:古人练字,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千字文》。相传,梁武帝为了让皇家子弟练字,给担任散骑侍郎的周兴嗣安排了一个任务: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每个字拓在一张纸上,连缀成一篇文章。周兴嗣一晚白头,按照四言韵的形式把这1000个字编成了《千字文》,内容涵盖科学、历史、社会、伦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读起来朗朗上口,让皇家子弟练字时还能学知识。

  现在,我们依然需要练字,帮助我们形成肌肉记忆,写出漂亮的字。同时,练字的意义更在于你不能随意地这一笔短、那一笔长。汉字的每一个笔画、笔顺,都是有规矩的,练字也就是在建立规则意识,这为将来做人、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Q:您对青少年学汉字有什么建议?

  张一清:我发现能把汉字学好的孩子多数是多面手,不仅记忆力强,各个学科也都学得很好。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对汉字、对中华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想提醒的是,学汉字不必求偏、求难,我们常用的4000个汉字已经承载了非常厚重的中华文化,把常用字学好、学透足矣。

[ 责编:贾佳宁 ]
阅读剩余全文(


新闻纵览

more>

视频出镜

more>

校园生活

more>

少年讲述

more>
    • 用热爱谱写成长乐章

      对我来说,音乐和生命一样重要,它是我情感的出口,情绪的表达;也会给别人带来灵感、希望或者安慰。成长有无限可能,会经受很多挫折与挑战,我将用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抗成长的迷茫,谱写明丽绚烂的青春乐章。

    • “小训导员”与警犬的反差萌

      一人一狗向树下跑去,“上——”收到女孩的指令,“坦克”准确无误地咬住挂在树上的轮胎。这是9岁女孩宋子瑜的训犬日常。

    • 旋律,带来妙不可言的乐趣

      我是来自西安高新东区小学的杨珂然。我相信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使人终生受益。多年来,我坚持学习机器人和图形编程,积极参与校内航模和3D打印俱乐部与篮球校队的多项活动,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