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少年》杂志社中小学“特色社团在校园”展示活动开始啦!在这里,我们分享社团的特色案例,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看见师生的成长故事。这一次,一同走进——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小天使民乐团。
社团小档案
社团名称:小天使民乐团
推荐理由: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音乐教室的雕花窗棂,几十件民族乐器共鸣的和声,将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浸染成流动的民乐圣殿。创团十八载,这支编制完备的小学生民乐队伍,正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书写新时代美育传奇。

小天使民乐团自2006年由12名琴童起步,历经三次跨越式发展:2010年获评“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奠定根基,2019年城市音乐厅专场演出实现艺术突破,2022年挂牌“民乐美育实践基地”完成体系升级。排练日志中记录着乐团每周三的声部交汇时刻:三月打磨《迎宾曲》的弹拨乐技法,五月特训《龙腾虎跃》的打击乐篇章,九月集中突破原创曲目《飞吧!小天使》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这种“分练筑基+合排铸魂”的阶梯培养模式,使预备团学童仅需15课时便能完成《盛世国乐》标准合演。

清晨校门的榕树荫下,五年级的杨礼竹以《牧民新歌》的笛声迎候师生。“悠悠国乐”这个坚持了六年的音乐晨礼,已成为社区文化地图的特别坐标——周边居民甚至会特意绕路至校门前聆听。毕业季的竹笛独奏音乐会见证成长印记,杨礼竹、周泓辰等同学成功举办了《“音”你而来,“乐”响成长》的竹笛独奏音乐。除了个人音乐会和毕业音乐会,还有每年一届的“玉韵新枝”新年音乐会,现已举办十三届,为孩子们提供了初次登台的宝贵机会。

音乐经过不断发展变化后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民乐也不再仅局限于演奏传统民族乐曲,而是开始与当下结合,做更多交流与创新。比如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来演奏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用传统乐器来演奏国外乐曲,例如二胡演奏小提琴乐曲《梦幻曲》《查尔达什》等,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现代音乐,还学习国外的经典曲目,做到古今中外的有机结合。

每日课前五分钟的“民乐微讲堂”,退休老教师组建的乐器修缮工坊,家长群自发成立的“民乐后援会”,共同为孩子们编织出生机勃勃的美育生态圈。当夕阳为音乐教室的编钟镀上金边,预备团的孩子正在加练《飞吧!小天使》。窗台上十八盆四季海棠年年盛开,如同历届团员留下的音乐基因不断萌发新芽。这些在丝竹声里成长的少年或许不会都成为演奏家,但那份对民族文化的温润情感,必将随着岁月的琴弦愈发清越悠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少年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